品牌简介
BRAND INTRODUCTION
品牌简介BRAND INTRODUCTION
都匀毛尖品牌简介
都匀毛尖茶(原名鱼钩茶),是中国高端绿茶的精品,产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核心产区位于著有“全球绿色城市”“中国毛尖茶都”之称的都匀市。都匀毛尖具有外形白毫显露、条索紧细、卷曲似鱼钩,内质香高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明亮、芽头肥壮等特点。素以“三绿透三黄”的品质特征著称于世,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其品质优佳,饮罢浮花清爽味,心旷神怡功关灵!” 。
都匀毛尖茶,曾先后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1956年毛主席亲笔赐名“都匀毛尖茶”,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09年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2010年入选中国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和联合国馆指定用茶,“都匀毛尖”、“都匀毛尖茶”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注册为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2年都匀毛尖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点赞都匀毛尖,并作出“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2015年度,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评估20.71亿元,荣获“最具发展力品牌”,排名全国第13位,是贵州省唯一入选中国前20强的茶叶品牌;2015年12月12日,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都匀毛尖以910的品牌强度和181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区域品牌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榜单第二位;12月23日,都匀毛尖组团参加“1915-2015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百年庆典”再次荣获“特别金奖”。2016年度,都匀毛尖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211.49亿元,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23.54亿元,位列全国12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力品牌”;2017年,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25.67亿元,位列全国11位,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是贵州省唯一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前20强的茶叶品牌;2017年5月2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都匀毛尖荣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再次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十大名茶”。2018年,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29.90亿元,首次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位列榜单第九名,并被评选为“最具品牌经营力品牌”。
黔南州是中国十大名茶、世博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的原产地。茶产业是黔南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是黔南州委、州政府明确重点打造的四大农业产业之首,也是全省主打的“三绿一红”首推品牌。全州12县(市)均产茶,现有茶园面积161.8万亩,2017年茶叶总产量3.2万吨,茶叶总产值52.17亿元,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全州建成省级茶叶园区5个、州级茶叶园区8个,万亩以上乡镇41个、万亩专业村23个;全州涉茶企业(合作社)1300余家,都匀毛尖品牌在全国累计设立专卖店263个、销售点3939个、入驻电商平台358个,全州茶叶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30余亿元;茶叶从业人员45.6万人,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5.4万余人,带动3.5万人脱贫,茶农人均纯收入5112元。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及省委省政府批示精神,全州上下统一思想,紧紧围绕“都匀毛尖”建基地、搞生产、促营销,主动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到茶产业发展上,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各类茶事活动,举办节庆赛事活动等多种形式致力于品牌的打造和培育,不断提升都匀毛尖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展望未来,黔南州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作出的“对于都匀毛尖,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等比较优势,利用好国家各项农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茶产业,把都匀毛尖品牌做大做强,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使茶产业成为黔南助民增收的重点优势支柱产业,助推黔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同步小康。

-
鲜叶
鲜叶
原料鲜叶应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无污染物和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
茶青分级
茶青分级
茶青采收时,按照都匀毛尖茶鲜叶质量分级要求进行分级,不同等级的茶青分开收放,不能混装。
-
摊青
摊青
摊青(贮青)厚度为5 cm~15 cm,雨水叶或含水量较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中午或下午采摘的鲜叶宜厚摊,每隔一小时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 ℃以下,防止太阳照射。摊放时间2 h~6 h,摊放到叶质变软,含水量降至68%~72%,色泽变暗,手握而不粘时便可付制加工,原则上当天采摘鲜叶应当天加工完毕。
-
杀青
杀青
杀青锅温320 ℃~370 ℃(即用手背离锅底20 cm,时间5 s~10 s,感觉到有刺热感时),投叶量为0.5 kg~0.8 kg。杀青时间4 min~6 min,采用老叶嫩杀,嫩叶老杀,多抛少闷,抛闷结合的原理进行杀青。
-
冷却摊凉
冷却摊凉
采用自然降温和外力降温(含风力降温和低温降温等)方式冷却。要求茶青快速冷却至室温或常温,无渥黄或红变现象,叶脉实现走水,叶质柔软,光泽变暗,手握有湿感,不黏手。
-
揉捻
揉捻
按照“轻~重~轻”的原则,交替用力,时间8 min~10 min,待茶叶成条变软,手捏不粘时,进行做形。
-
初烘
初烘
要求风温100 ℃~120 ℃,时间10 min~15 min,初烘叶厚度在5 cm以内,适时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失水一致。茶条色泽变暗,手摸有刺感,叶缘变脆,含水量降至50%~55%即可。
-
做形提毫
做形提毫
方式与手工做形提毫相同,提毫时,将风门关闭,减小进风量,茶条变硬、变脆,含水量降至 10%~20%时,转入烘焙足干阶段。
-
烘焙足干
烘焙足干
设备为烘焙机或烘干机等,温度110 ℃~120 ℃,烘焙厚度4 cm~6 cm,含水量达6%以下即可。
-
拼样官堆装箱
拼样官堆装箱
照相同等级合并、品质互补的原则进行拼配。用洁净无毒无味的锡箔袋、铝箔袋、聚丙烯或聚乙烯袋进行定量包装,然后入库保存。
-
入库贮存
入库贮存
存放到专用库房中或用高温冷库贮存,温度0 ℃~5 ℃。库房要求干燥、通风、避光、防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