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品牌资讯

全省唯一!都匀毛尖入选国家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来源:黔南州市场监管局 日期:2023-01-08 阅读:1596

例“打造都匀毛尖商标品牌 助推黔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为贵州省唯一入选案例。

例“打造都匀毛尖商标品牌 助推黔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为贵州省唯一入选案例。

图片1.png

打造都匀毛尖商标品牌

助推黔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2.png

一、案例背景

  20143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多次点赞都匀毛尖茶,并作出“对于都匀毛尖,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八年来,黔南州各级各部门围绕都匀毛尖商标品牌,创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1a04274ca5f5a00a4f8ed47019a96c7.jpg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及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决策举全州之力统一打造都匀毛尖品牌。一方面成立以州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茶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专门负责茶产业日常工作,全州12县(市)也相继成立茶产业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同时,还成立都匀毛尖品牌管理委员会,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构建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宣传、统一标准的“五统一”品牌管理体系,提升都匀毛尖品牌竞争力。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继出台《创建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知名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颁布《黔南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立法保护,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兴州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州级财政每年对茶叶重点县实行专项资金扶持,有力推动都匀毛尖茶产业快速发展。

  (二)科学规划,产业提档升级。黔南立足气候优势和生态优势,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模化”要求,引导茶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培育出都匀、贵定、平塘、瓮安、惠水、独山、三都、罗甸等8个产茶核心县,茶产业产量稳步提升。一是标准质量引领树标杆。以做强“干净茶”为目标,以标准化为引领,以实施茶产业“3100工程”为抓手,坚持改造与新建并重,不断提高亩产效益。修订发布《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化体系》,建成贵州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积极引导茶企建立质量溯源体系。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监管,定期进行茶叶农残、重金属检测,从源头控制农药残留。在农业农村部近五年抽检中,黔南州抽检茶叶合格率达100%,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居全国前列,树立起“生态黔茶”新标杆。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聚合力。从基地、工厂、用地、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力措施,支持都匀毛尖茶企业整合集聚、做强做大、抱团发展,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集约化、公司化生产。全州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由2014年的425家发展到现在的80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0家。贵天下、中缦等一批投资强度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在黔南安寨扎营。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提质量。以“全价利用、跨界开发、融合发展”为思路,加强与中茶院、贵大、华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精准实施茶产业科技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用现代科技提升产业,推动茶产业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全州培养茶产业科技特派员1036名,培育科技型种子企业3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1家,申报国家、省级茶产业科技项目16项,州级立项支持茶产业发展项目24个。

  (三)打造品牌,引领黔茶出山。为全力当好引领黔茶出山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真正“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黔南加大都匀毛尖宣传力度,建成都匀毛尖官方网站,开通从贵阳直通广州的“都匀毛尖号”动车;在亚洲最大茶叶集散地广州南方茶叶交易市场建立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在上海核心商圈徐家汇建立都匀毛尖体验中心;积极推动州内茶企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中茶牌”都匀毛尖茶、“八马牌”都匀毛尖茶等系列产品,实现线上线下、省内省外融合发展,2014年以来,都匀毛尖品牌累计在全国开设销售窗口1191个,进商超75个。抢抓“一带一路”机遇,黔南连续举办五届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邀请国内外茶人汇聚黔南,开展茶叶展销、茶业论坛、万人品茗等丰富的茶文化活动,向世界推介都匀毛尖茶。在办好“茶人会”的基础上,积极组织黔南茶企参加“一带一路”展销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北上广深茶博会等国内重要展会活动,在广州开展“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之毛尖飘香专场推介活动,强力推进都匀毛尖品牌国际知誉度,使都匀毛尖远销俄罗斯、日本、东南亚、摩洛哥、欧盟等地区。此外,全州各级各部门强化都匀毛尖品牌保护,2014年以来全州授权都匀毛尖证明商标企业87家、申报都匀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39家。特别是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都匀毛尖商标为驰名商标后,全州各级各部门大力加强都匀毛尖驰名商标保护,严禁严查以次充好、以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严禁严查使用其他产地(黔南以外)的茶叶冒充都匀毛尖茶,有力维护了都匀毛尖品牌形象。

  (四)强强联手,茶旅融合发展。近年来,黔南将州内茶文化园、生态茶园、茶企茶市等打造成茶旅游景点,将茶产品开发成茶旅商品,将茶民俗、茶文化、茶影视等打造成茶旅品牌,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发展格局,建成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中国绿博园、“中国天眼”科普茶文化园等茶文化园,形成都匀毛尖镇等茶旅特色小镇。“云端茶海·心上毛尖之旅”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探索出“茶业+”多业态发展新路,打造西南最大的影视文化基地,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居全省第一。

图片4.png

三、案例效果

  经过多年匠心塑造,都匀毛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17年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都匀毛尖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21年都匀毛尖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到40.2亿元,获“最具传播力品牌”称号;2021年度贵州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价都匀毛尖成功入选,位列第二。此外,都匀毛尖品质硬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也给当地百姓带来真金白银。从2014年到2021年,全州茶园投产茶园面积从45.24万亩发展到118.2万亩,净增72.96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从1.64万吨增加到5.2万吨,年均增长17.92%;全年茶叶总产值从24.38亿元增加到88.93亿元,年均增长20.3%,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9%;茶叶年销售额从22.06亿元攀升到84.96亿元,年均增长21.24 %。境外销售从2014年的零出口发展到20211000吨,出口额6900万元。全州涉茶从业人数从2014年的17.7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0.86万人,增长129%;涉茶农民人均年收入从5304元增加到13527元,增长155%。茶产业带动建档立卡户1465551420人实现稳定脱贫,年人均增收1314元。茶旅游年均接待游客量80万人次,旅游收入2.7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年户均增收2635

图片5.png

四、典型意义

  茶产业是黔南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黔南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黔南州紧盯“将都匀毛尖打造成为一个区域品牌、一个文化品牌、一个民族品牌”目标,充分发挥茶叶管理部门与茶企、茶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规范的监督者作用,依托资源、品牌、政策等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组织保障、政策支持、科学规划、提档升级、打造品牌、茶旅融合发展,多措并举打造都匀毛尖商标品牌,实现面积、产量、产值和销量跨越式增长,推动黔南茶产业发展,为黔南全面振兴乡村蹚出一条新路,成为黔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